无锡新传媒
首页 > 吴文化 > 最新考证 > 正文

吴江发现嵇璜题匾

2020

06/18

11:04

来源

无锡新传媒网

分享

  最近,在柳亚子纪念馆的杂物间里,我们★发现了一块柏木,上面镶有金∑字。经仔△细辨认,中间一字像是一个“福”的下半截。柳亚子纪念馆本是赐福堂主周元理的故居。传说周元理在第〖三厅“赐福堂”上一直悬挂着一组乾隆御赐“福”字的匾额,看来这就是赐福堂中的一块了。于是,我们继续搜索ζ 寻觅,又找到了两块↓涂有金字的柏木,将三块拼合起【来,一看真是一块匾。

  匾额宽280cm,高85cm,尽管朽烂,上面三个正楷金字“赐福堂”清晰可读,每字50cm见方,镏金厚○度达0.5cm。可是,上下款和印章半数字迹模糊。我们小心翼翼地刷去灰尘,仔细辨识,右【侧上款是“□□空燮堂大人”,左侧√落款是“锡山弟嵇璜书”,款字均高5cm,宽4cm。落款后有阳文与阴文印章各一方,均为6cm见方,阳文“嵇璜之印”,阴文“黼庭”。

  为※了弄清匾额的来龙去脉,我们查阅了清代徐山民编撰的《黎里志》,决定走访知情者,寻找曾经在赐福堂居▆住过的老人。我们找到的第一个知情者是移居上海的周元理第十五代孙周珊生■,她又介绍了她的母亲,即周元理第十四代孙媳年届82岁的倪一珍①老太。第三个知情者是柳亚子当年老家人的儿子,年逾古稀的张志明老先生,1922年张跟随ω 柳亚子一家移居赐福堂,他的房间就在赐福堂后厢房。

  据三位▼知情人介绍,“赐福堂”匾额涉及到乾隆时代的三位人物,第一位是黎里镇有清一代“周陈李◎蒯汝陆徐蔡”之首的周元理,他是受匾者;第二位是无锡有名的书家嵇︾璜,他是赠匾者;第三位是乾隆皇帝〗,此匾“赐福”二字与他有关。

  周元理(1706-1782),字秉中,匾中上款的“燮堂”则是他的々号。周元理出身黎里镇,原籍浙江杭州,乾隆三年(1738)举人,初任河北◤蠡县知县,旋升天津知府,乾隆三十六年授■山东巡抚,又任直隶总督,在任上,他疏浚天津永定河、子牙河,修筑津ㄨ门五闸。乾隆四十五年晋升从一品,实授工部尚书。据周←氏后裔倪一珍老太回忆,上款中的“□□空燮堂大人”,其中〇空缺的是“司空”二字。参阅《职官志》,我国西周开始有“司空”一官,春秋战国时沿置,专掌工程,后世用作工部尚书的ㄨ别称。这与《黎里志》记载的周元理的职官相符。又据张志明先生介绍,“司空”之前的那↓个“□”是个“大”字。“大司空”,那是嵇璜对周元理的▲敬称。周元理为官一♂生,兢兢业业毫不懈怠。乾隆多次御赐上方珍物,并给予紫禁『城骑马的殊荣。1781年,因年老多病而告老还乡,次年病逝。

  嵇璜(1711-1794),字尚佐,匾上落款中的“黼庭”是他的◥另一个表字,晚号拙修,谥号文恭,江苏无♀锡人,所以在落款中有“锡山”字样。1730年登进士第,初授编修,当值南书房。1753年,黄淮并涨,嵇∮璜上书言事,提出治理事项,旋任南河副总河,任职期间,嵇璜力除ㄨ积弊,疏∮理淮扬运河,整治黄河,裁减坝夫,种植堤柳,因功擢升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衔。稽璜少年时代就以文章书法名闻吴中,20岁中进士,书名更著。当时,众多大臣都以得到嵇璜墨宝为荣。周元理第十五代孙◥周珊生说,他们周氏祖上有这么一则传闻:权倾朝野的和王申就曾备好上等宣纸请嵇←璜为他书写楹联,嵇璜厌恶和王╳申为人,决定↑设计拒绝。嵇璜拿了宣纸回到家,马上邀请了好几名翰林学士一起喝酒,这几名大』多是和王申门下之士№。正欢饮间,书僮彭寿前来禀告墨已磨好,嵇璜假意责怪书僮不懂礼节。客人问明缘故@ ,一致说想趁机一观嵇大人书法门径∏∏。在众人的怂恿下,嵇璜当众泼墨挥毫,正写到得意处,书僮不小心竟打翻了墨▽汁,宣纸涂了一大片。嵇璜勃然大怒,厉声责骂。亏得众人︻相劝,才恨恨∑而罢。次日,嵇璜见到和王申,告诉他昨天没有写成,心情依然▲不佳。就这样,拖了下去,不了了之。对于清廉正直、忠于职守的周元理,嵇璜与他志趣相投,周元▂理告老回乡之后,嵇璜↑特地书写了“赐福堂”三字,制成匾额相赠。

  嵇璜赠匾中的“赐福”一辞,自有来由。清代,迎神接福之风盛行于官々中。每到新春佳◥节,乾隆皇帝就有“赐条福”的仪式,通常在乾清宫西暖阁升座,将爱臣宠臣有功之臣◥传入,“亲挥宸翰,书福龙笺”,然后赐予。据周氏后裔透☆露,周元理得到斗大的乾隆御赐“福”字共有13个。告老回乡之日,周元理合家◥北上京城,焚香鸣炮用官船恭迎御赐“福”字。沿途逢到大城市,需要歇息购物,周元@ 理必先请御“福”上岸安顿,事毕,再鸣炮焚香跪拜接“福”。到达黎里之日,周宅张灯结彩,黎√里万人空巷,比过◆年过节还热闹隆重。回乡后,周元理选出了九个御赐的“福”字制成九块匾额,加上嵇璜◢的“赐福堂”匾,一起悬挂在周家新建私邸的第三大厅。这座大厅就命名为“赐福堂”,乾隆的九个“福”再加嵇璜“赐福堂”中的一个“福”,共计10个“福”,故此厅又ξ称“十福厅”。

  后来,周元理及其后人将新建的√前后六进私邸称为“周赐福堂”,也简称“赐福堂”,这一直是周家的荣誉。传到周元♂理第十代孙,周氏家▃道中落。1898年,柳亚子跟随他的父亲租赁了周家旧宅“寿恩堂”,这是周元理任工部尚书之前所造,气势不够恢宏,后来,柳亚子南来Ψ北往的宾客特别多,旧々宅显得过于狭窄,于是在1922年,柳亚子以三千大洋向周家后裔典租了赐福堂,双方做了一纸契约↘,十年为期,利息和房租两消,周家归还三千大洋,柳亚子则归还赐福堂。可是,衰落了的▓周家,拿不出钱来赎还这座曾经令他们「周家感到无上荣誉的深宅大院,产权就转移到了柳亚子的名下。1950年,柳亚子把这座古建筑←捐献给了人民政府,1987年,在赐福堂原址成立了︼柳亚子纪念馆。

  现在经过修缮,前后六进赐福堂古建筑面貌依旧,是江苏〓省文物保护单位。第三进赐福堂那╲画栋雕梁上,当时悬挂匾额的铁钩尚存,可是,那乾隆御赐的“福”字匾额,文革后∞已经荡然无存。想不到嵇璜的◢“赐福堂”匾额,我们还能一窥真容。此匾尽管破损,还是能够看出嵇璜书体的↑神韵,雄迈清整,谨严凝重,那方正的结体和磅礴的气◆势,颇能让人联想到嵇璜和周元理ζ二人的人品和操守。

Copyright(C) 1998-2022 pastoralsound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※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♂禁止复制或镜像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↘视听节目许可证:11033006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苏字第306号

增值电信业务卐经营许可证:苏B2-20090203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