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锡新传媒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要闻天下 > 正文

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(有的放矢)

2021

10/14

15:23

来源

人民网-人民日报

分享

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。”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促进全体人民思想道德素质、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等普遍提高,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,推动物质→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社会文明、生态文明协调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,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、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█。同时也要看到,新时代,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,城乡之间、区域之间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也还存在一定差距。我们要不断加强社会々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推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
 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,强化社╳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@,必须←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,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发挥社会主义核▽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、精神文明创建、精神文化产品创㊣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。推动中华优秀传』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△新性发展,使之⌒ 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⊙重要源泉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,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∩和行为习惯,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平、文明素养。

  坚持优先♂发展教育事业,促进人的全面发展。教育具有传播知识、传播思想、传播真理的重要功≡能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、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,必须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。巩固义务教育基●本均衡成果,完善办学标准,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。把立德树ξ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,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培养学生爱国情怀、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。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,提高高等教育质量,完善招生入学、弹性学习以及继续教育制度,完善终身学习体系,建设学习型社会。

  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,增加社会精神文化财富。坚持为人民服务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,坚持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的方针,坚持推动中华优秀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全面繁荣新闻出版、广播影视、文学艺术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,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,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、更为丰富、更高质量』的精神文化生活。加快建设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╲文化服务体系,创新公共文化服务№运行机制,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。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,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、多层次、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
  (作者单位:山东省委党校)

Copyright(C) 1998-2021 pastoralsounds.com All Rights Reserved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无锡新传媒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
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2120170007 信息网络传播视∴听节目许可证:1009513号 广播电①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:苏字第306号
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苏B2-20090203 苏新网备2006009 苏ICP备05004020号